产品中心

1951年500志愿军夜闯美军机场、盗走秘密武器斯大林得知乐了

来源:淘金网下载app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1:31:42

 

  1951年5月的一天深夜,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封秘密电报。

  其内容也简单明了:志愿军已经把美军王牌战斗机的秘密弄到手了,马上就能着手进行研究。

  要知道,米高扬可是苏联现代航空业的导师,举世闻名的“米格”系列战斗机就是出自他的手笔。

  而米高扬能够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发来电报,足可以说明他有十足的把握把美军的王牌战机研究透彻。

  为了庆祝这一时刻,斯大林甚至对着门外的秘书喊道:“快给我拿瓶伏特加来”。

  米高扬电报中所说的美军王牌战斗机究竟是指什么?志愿军又是如何把机密搞到手的呢?

  要知道,苏联的“米格”系列战斗机也是威名赫赫,为何斯大林在听说这一条消息后显得无比兴奋呢?

  1950年6月25日清晨,“三八线”上冲突加剧,最终演变为朝鲜半岛上的全面战争。

  而当战火烧起的第二天,美国杜鲁门政府就下令,派遣驻扎在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,后来更是直接将大批陆军送到了朝鲜半岛。

  为了保卫我国东北边境不受侵扰,同时帮助朝鲜同胞抵御外敌,10月8日这天,毛主席下达命令,将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,帮助朝鲜军民对侵略者作战。

  彼时的苏联并没有直接派军队参战,只是象征性地出动了几批战斗机,来保护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。

  但在如此程度的大战中,这种所谓的“空中支援”在正面战场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。

  既不能协同陆地部队对敌作战,也不能掩护部队行军,但在后方确实也起到了一些作用。

  在飞行的过程中,气流进入飞机头部后、被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,减少飞行阻力的同时还能提高操控性。

  起初,美军也是打算偷袭志愿军后方补给线野马”战斗机在“米格-15”战斗机面前根本不堪一击。

  对此,美军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倘若不能取得制空权,那么以后必然陷入被动。

  于是,作为最高指挥官的麦克阿瑟当即调来了秘密武器:3架“F-86佩刀”战斗机。

  “F-86佩刀”战斗机是美国研发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机,在高速性能下控制性极好,配备的雷达瞄准具,更是使得飞机拥有更灵活的俯冲和中低空机动性能。

  1950年底,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重创了美军第10军,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。

  原来,当时苏联空军从长津湖上空经过,意外遭遇了刚刚投入战场的美军“F-86佩刀”战斗机。

  起初的时候,苏联飞行员并不在意,毕竟在先前的几次空战中,美军战机一直都是手下败将。

  况且,就算交战失利,“米格-15”战机的撤离速度也不是美军飞机能够追得上的。

  可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一次美国空军已经“鸟枪换炮”,先前落后的“P-51野马”战机早已替换为最先进的“F-86佩刀”机型。

  苏联飞行员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,他们想要撤退,却被敌人轻松地拦截下来,最终付出了被击落3架战机的代价,才得以脱身。

  毕竟“米格-15”战机一直以来都是苏联人的骄傲,可这一次,在美军新式飞机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,实在令人匪夷所思。

  他可是被誉为苏联“战斗机之父”,“米格”系列战斗机更是他亲自研究、设计、一直在改进的。

  所以,当这一条消息传到莫斯科之后,米高扬当即找到了斯大林,提出了希望可以前往朝鲜当地考验查证的请求。

  毕竟米高扬对于苏联来说太重要了,万一他在朝鲜战场有任何闪失,那么失去这位大设计师之后,苏联空军将全面落后于美国。

  但在米高扬的一再坚持下,斯大林终究是选择各退一步,先派人护送他到我国东北与朝鲜边境,至于过不过鸭绿江、视情况而定。

  抵达鸭绿江畔,米高扬却选择无视斯大林的命令,直接跨过了鸭绿江大桥,朝着志愿军总指挥部大榆洞驶去。

  要知道,米高扬的哥哥是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,曾在解放战争时期到过西柏坡,与我党的众多将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
  司令员彭德怀、副司令员邓华、参谋长解方、政治部主任杜平等人齐聚一堂,欢迎他的到来。

  “美国空军投入了新的战斗机,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,我们没任何资料……”

  在此之前,美军的这种新式战机从来没在战场上出现过,所以他对于其构造、性能都不了解。

  他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,随后看向米高扬:“先生是想我们搞一架美军飞机回来研究,对不对?”

  他再次解释道:“不是弄一架飞机回来,如果你们的防空部队击落美军飞机,收集一些残骸就可以了……”

  所以,米高扬的要求并不高,只要一些飞机残骸也能研究,起码比一无所知要好得多。

  他对着翻译说道:“你讲给米高扬先生听,既然是为了研究怎么样应付美国空军,还是弄个完整的飞机来更方便研究,让他等消息就行”。

  然而他不知道的是,就在自己离开志司后不久,一场志愿军内部的大选拔便悄悄开始了。

  选拔的条件格外的简单,每个人在负重30公斤重物的情况下,能确保夜间急行军50公里。

  而且,这500人还分成了5组,每组都被专门带到深山老林里进行了为期一周时间的特训。

  后来为了方便这支特战队训练,苏联还专门送来一架“米格-15”战斗机,让志愿军战士们练手。

  1951年5月18日晚上9点左右,金浦地区的上空飘起了濛濛细雨,这支队伍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潜入到美军机场外围。

  按照志司的指示,午夜时分这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就会转为猛烈的雷暴,到那时候通讯组再打开提前准备好的信号干扰设备,就可以让美军变得“又聋又瞎”。

  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时间段,美军的雷达兵发觉出了异常,机场的所有信号竟然全部中断了。

  当然,他们压根不相信,志愿军会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行军打仗的,便把一切都归咎到这场暴雨的头上,匆匆忙忙地前去检查设备。

  突击组冲在最前面,他们只用了8分钟的时间,就扫清了周边的所有障碍,其余部队则鱼贯而入,最终来到了一架“F-86佩刀”战斗机跟前。

  机场方面图方便,便干脆让飞行员停到了维修厂大院,而这里恰巧是美军兵力最薄弱的地方。

  战斗机相较于客机来说,形体上虽然小得多,但想要完全拆解毕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

  所以为了拖住美军的巡逻队,掩护组的战士还在雷声的掩护下,特意炸毁了机场不远处的一座早已空置的哨岗亭。

  由于视线不佳,再加上雨水的冲刷,他们并未发现爆炸的痕迹,误以为是暴雨冲塌的,便连忙组织人手清理废墟。

  赶在天亮之前,技术组终于完成了对这架“F-86佩刀”战斗机的拆解,并交由运输组火速转移出了机场。

  “将士们,你们立下了大功,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、我彭德怀也不会忘记你们”。

  当天上午,志司便将消息告知了米高扬,而米高扬听说后也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,连忙给莫斯科发去电报。

  毕竟在此之前,苏联“米格-15”战斗机落后于美军的新式战机,一直都是斯大林的心病。

  自从二战结束之后,无论是斯大林、还是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,都清楚地意识到,作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,美苏之间必有一战。

  而现如今,志愿军将士们得到美军新式战机的核心机密,对于苏联来说是好事一桩。

  他发现美军的“F-86佩刀”战机虽然构造、性能方面都属于一流,但为了更好的提高飞机速度、刻意降低了飞机质量,外壳变薄,也就更加脆弱。

  “F-86佩刀”若是被两发23毫米航炮弹、或一发37毫米航炮弹击中,便会失速坠毁。

  这款机型可以携带包括航弹或57毫米火箭弹在内的多种武器,专门用来克制美军的“F-86佩刀”战机。

  中苏空军发现敌人的动向后果断出击,派出40架完成改进的“米格-15比斯”战机拦截,击落一架“F-86佩刀”战机、一架“B-29”轰炸机后,敌人不得已仓惶逃走。

  几天之后的10月30日,美军21架“B-29轰炸机”、200架护航战斗机组成的机群,来到清川江上空准备轰炸。

  中苏空军出动56架“米格-15比斯”战斗机迎战,取得了击落12架“B-29”轰炸机、4架“F-86佩刀”战机的巨大战果。

  可以说,假如没有那500名志愿军将士们冒着巨大风险潜入美军机场,那么苏联就无法对“米格”系列战机进行改进。

  朝鲜战争中,苏联向朝鲜派出了飞行员。1951年10月16日,苏联飞行员佩佩利亚耶夫,在空战中,驾驶米格15击伤了美国飞行员比尔·N·加勒特的F86,加勒特迫降在海滩上,被美国水上飞机接走了,他的F86被海水涨潮淹没,没被来摧毁飞机的美国轰炸机破坏。夜里,志愿军赶到落潮的海滩,把F86拉了上来,在美国轰炸机来破坏之前,成功运了回去

...